Search

【9月13日】美國PPI創下8.3%新高,在通脹擔憂下,道指先升後跌,收市跌271點或0.78%,標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9月13日】美國PPI創下8.3%新高,在通脹擔憂下,道指先升後跌,收市跌271點或0.78%,標指跌0.77%,美國法院判斷蘋果違反壟斷法,未來App Store收入大減,蘋果股價大跌3.3%,拖累納指跌0.87%。留心道指開始破位向下,需高度關注,較大啟示的標指仍守在4400點支持之上,算是高位爭持局面。
美國PPI升至8.3%,高於7月的7.8%,短期難以回落,未來3個月CPI難不容樂觀。數字一出,十年國債升至1.35%水平,未見恐慌式拆倉,主要是在過去半年市場已消化所謂通脹心理陰影,反觀下週美國議息,會上是否有縮表消息才是市場焦點,在歐央行維持QE情況下,估計美聯儲待11月才會公佈縮表相關細節。
民主黨全力推動3.5萬億美元基建方案,一旦落實,未來十年對建材需求必然大增,勢必加劇通脹壓力,資源價格反覆向上成為新趨勢。早前阿爺為了打擊物價,一度限令企業炒賣囤積資源商品,結果對沖基金快速退出商品市場,令價格一度回落,但近期銅、鋁價、甚至天然氣價格均創新高,煤炭、鋼鐵價格回頭向上,估計新一輪資源價格上升週期己開展。
為了應付支出,民主黨本想將公司稅調升至28%,卻遭到很大反對聲音,最新方案是願意降至26.5%,但同時會開徵新的2%「回購稅」。增加公司稅本身已令企業盈利減少,已不利於股市,過去十年美股升勢,很大程度是依靠公司積極回購去推高股價,今次所謂「回購稅」更是向這股推動股市的買力落刀,自然引起華爾街更大回響,料反對聲音更大。此外,民主黨還建議將美國海外收入稅收,由10.5%增至16.5%,又是大大不利於一眾科企龍頭,小心納指短期會借勢調整。
A股上周五先跌後回升,創指經過3200一番爭持後,最終仍能企穩收市,外資繼續買入78億元,9月至今不足半個月,淨流入金額已達665億元。經過8月調整後,A股估值相對吸引,除了外資看好流入外,內地基金銷售亦錄得不俗成績,料在基金完成策略調整後,A股有望靠穩回升。
回說港股,上週五早上提到港股有回調無大跌,跌至25700可初步低吸,若見25000再慢慢加倉,結果上週五迎來反彈,一下子又回升至28200,成交1498億。現時港股估值吸引,今次環球熱錢東來,似乎以流入A股為主,相反港股受益甚微,缺少大量新錢流入下,港股形成一種低吸高走的資金拉鋸戰,每每回升至26000樓上,高追意欲便不大,反觀25800樓下便有資金願意低吸。
事實上,去年或是年初,港股通基金在內地銷售也有很強號召力,4月過後,由於港股基金有很大回徹,打擊了大媽投資意欲,現時A股基金吸引力已高於港股通基金,這也是過去數月北水減少買貨的原因。但隨著恒指回試25000水平,9月份北水積極性開始加強,月初至今淨買入達198億,較8月的232億有大幅改善。
從基金買盤分析,暫時週期性股份如資源板塊、新能源較受北水歡迎,科技股在一輪急跌後,部份出現投資價值,低位也見有買盤吸納,惟高追意欲不大。相反估值較高的醫藥股,在縮表陰影下,仍是較弱勢。
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